朱然家族墓出土青瓷卣形壺
安徽馬鞍山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,與六朝古都南京為鄰。近幾十年來,這個地區先后發掘六朝墓葬近百座,出土大量各式各樣的青瓷器,其中不乏高規格墓葬的隨葬品。朱然墓就位于馬鞍山市南郊雨山鄉安民村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土崗上。朱然墓是目前已發掘的東吳墓葬中,墓主身份最高、墓葬規模大、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,被列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。
朱然墓中出土不少青瓷,其中有一件青瓷卣形壺,器型仿青銅卣造型,尤為精美。壺高22.3、口長徑11.4、短徑10.3、足徑12.8厘米。圓唇,橢圓形口,直領稍內傾,窄平肩,橢圓腹,假圈足外撇,器底內凹;野滋,堅致;仪嘤苑狐S,呈蟹殼青色,薄而勻凈,施滿釉。肩部四周對稱貼塑四個羊首,長徑方向的一對較大,上附泥條形耳;短徑方向的一對鋪首較小,緊貼在壺壁上。肩部壓印聯珠紋、菱形網格紋及鋸齒紋,每組紋飾以弦紋相隔;圈足兩道弦紋之間飾菱形網格紋。
卣屬盛酒器,流行于商和西周時期,曾用于祭祀盛放一種稱作“秬鬯”的祭祀用香酒。南方較少見,或許是因為江南銅料匱乏。孫吳時隨著青瓷制造工藝不斷發展,采用青瓷制品仿效稀有的青銅器,青瓷卣形壺應運而生。此件卣形壺釉色細膩勻潤,整體厚重穩實。紋飾布局繁縟華美,肩部與上腹部印連珠紋,周圍對稱貼塑四個鋪首,靈活逼真。通體施蟹殼青釉,厚實均勻,撫之柔潤如絲緞,是難得一見的珍品。
在六朝青瓷中,這種造型的器物非常少見。此壺胎色灰白,瓷化程度較高。通體施青釉,發色純正均勻,應為浙江省上虞、紹興一帶生產的六朝青瓷精品。六朝青瓷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,而吳則是南方六朝中的第一個政權。此壺出土于朱然墓中,是早期六朝青瓷的斷代標準器物。同時作為東吳政權上層統治集團少數核心成員所使用的器物,表現出造型獨特、裝飾精美、燒造質量高、數量稀少等特點也是自然而然的。